
徐瀾,錢江晚報副總編,中共黨員,第11屆浙江省人大代表。1991年7月上海復旦大學畢業分配至錢江晚報工作,歷任錢報文藝部記者、科教部副主任主任、錢報編委、錢報人文中心主任、錢報副總編。
踐行新聞理想,做大做強重大主題報道
(1991—2010)
1991年至1998年,徐瀾在錢江晚報藝部工作期間,當過副刊編輯及跑圖書出版這條線的記者,共寫過600多篇新聞,較有影響的有《13歲撐起一個家》、《來自奧地利的異國婚戀》等;撰寫的現場新聞《魂歸錢江——夏衍骨灰撒江儀式》獲得1995年度全國晚報文化學會好新聞一等獎。
1998年,錢江晚報成立科教部,她慢慢從記者轉型成為編輯和幕后策劃人,她和同事們用一組組活動和新聞策劃奠定了科教報道“浙江第一”的牌子。
這里用一組關鍵詞介紹一下她參與策劃的“100系列”。
【100個瞬間】
1999年10月1日,錢江晚報刊發了一組國慶50周年特別報道“科學改變中國社會的50個瞬間”,徐瀾和同事們上北京、下廣東,尋找改革風向標。后來由浙江少兒出版社編輯改寫成《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間》一書,約請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院士作序并擔任主編,徐瀾撰寫了其中文稿的十分之一,獲2000年度中國圖書獎。2012年10月,重新增補改寫的《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19個瞬間》在原班人馬的寫作基礎上增刪后再印出版,路甬祥院士再次擔任主編并重寫了序言。
【100位院士】
2000年5月,錢江晚報“我愛科學”專版推出第一篇“約會院士”,在編委會領導下,歷時兩年,以徐瀾為主,前后組織記者40人次,跑過北京、上海、西安、成都、重慶、廣州等地采訪了100位兩院院士,徐瀾采訪完成了14位院士的寫作。2002年6月,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走進中國100個院士的家》一書,發行量當年突破5萬冊。 獲得浙江省2002年度五個一工程獎、浙江省2002年度圖書一等獎、全國科學時報杯最佳科普書獎、教育部向中小學推薦圖書、全國百種青少年最喜愛的圖書。2008年9月,外文出版社出版英文版,發行到海外。
【50位杰青】
2004年12月1日至2005年12月18日,歷時一年多,科教部面向全國啟動了“新知魅力是這樣煉成的•60年代新勢力——50位杰青的成長讀本”的大型巡回報道,采訪了北京上海南京廣東,從27歲至45歲不等的科學戰線上的新銳,與兩年前的“約會百名院士”彼此呼應。徐瀾采寫了這一組報道中的7篇。曾是杰青,后來成為中科院院長的白春禮對這組報道予以褒揚。
【50所世界名校】
2005年5月至2009年,徐瀾策劃的“走進世界名校”的系列報道把錢江晚報的采訪視野帶向了全球,約50所,徐瀾采訪了牛津、劍橋、諾丁漢、奧斯陸等世界排名前100位的知名大學6篇。
【300期浙江人文大講堂】
2005年3月,經徐瀾參與策劃,錢江晚報科教部與浙江省社科聯共同開出了“浙江人文大講堂”系列公益講座,到2012年7月,像接力棒一樣,已經堅持了8年近300場,有280余位全國最有名的學者明星走進這所民間大學,《浙江人文大講堂》新書結集已出到第7冊,光盤制作逾百張。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先生鄭重作序推薦。因為兼具人文廣度和厚度,它已成為浙江建設文化強省的一盞指路明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