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攝影記者和一戶人家的7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衣服補丁摞補丁的葉根土(后右一)一家的合影。后左一為葉根土的妻子高阿二,前左為女兒葉桂鳳,前右為大兒子葉興富,懷抱者為二兒子葉興友。 徐永輝攝于1950年
時任浙江日報總編輯于冠西看到這組照片和報道后,立即擬定了標題《一戶人家十年間》,并寫了一首長詩一起發表。詩的最后一段寫道:“葉根土,葉根土,從前是,無土扎根枝葉枯;如今是,根深葉茂承雨露。中國農民五億多,哪個不像葉根土!一張照片十年間,主人不識舊容顏;再過十年看今天,人人難辨舊河山!”圖為1959年國慶節前夕拍攝的全家福。 徐永輝攝于1959年
葉桂鳳出嫁時,葉根土把“傳家寶”交給桂鳳,帶到婆家去。 徐永輝攝于1962年
1978年12月下旬,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全文發表,億萬人民歡欣鼓舞。結婚前夕,興友拿著公報去找冬青商議共建小家,我為他們拍下這張頗具意義的“同心照”。 徐永輝攝于1978年
葉興富一家四口 徐永輝攝于1984年
2014年國慶節,葉興法一家四代同堂的“全家福”。 徐永輝攝于2014年
楊希晨在學業上不斷進步,考上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研究生。她是葉根土后代中的首位研究生。84歲的徐永輝趕到現場,拍下了這個圓夢的瞬間。 徐永輝攝于2013年
2019年元宵節前夕,90歲的徐永輝(左二)來到黃巖涼棚嶺村看望葉興法一家,葉興法夫婦同徐永輝熱情握手。 浙江日報記者 邵全海/攝
人與人的相遇,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個春天,我在浙江日報社當攝影記者,第一次被批準單獨下鄉采訪,就在嘉興七星鄉遇見農民葉根土一家5口,從此,他們成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1950年、1959年、1990年、2008年、2019年……70年的歲月里,我用手中的鏡頭,記錄下這一家四代人的生活。如今,我再次翻閱這些照片,呈現在我眼前這一張張熟悉的臉龐,早已不僅僅是他們個人,而是千千萬萬的中國農民,他們善良、勤勞、質樸、踏實,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了一番新的天地。
他們都是普通人,平凡如你我。而記者這份職業的意義就在這里,當我們用手中的紙筆和相機記錄下這個時代的一人一事一物,其實也正在記錄著歷史。
10年、30年、50年……70年,兩萬多個日日夜夜,我和相機里的他們一起日漸老去,而相機外的這片土地卻越來越顯得朝氣蓬勃、風華正茂。
我已經90歲了,再次踏上旅途,第一次去嘉興的場景卻像是發生在昨天。
時間:2019-05-08 來源:求是網
作者:徐永輝口述 何蘇鳴整理 編輯:劉卓文
作者:徐永輝口述 何蘇鳴整理 編輯:劉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