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叢書“新成員”講述國家記憶
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讀者叢書近日又添“新成員”。新出版的“讀者叢書·國家記憶讀本”聚焦每個時代發生的大事、要事和人民群眾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的變遷,以樸素而溫情的獨特記憶去見證和回望歷史,讓讀者從中感受新時代的美好和對未來的憧憬。該書出版一個月,發行量累計已達12萬冊。
甘肅人民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李樹軍介紹說,“讀者叢書·國家記憶讀本”按照時代發展順序匯編成10冊,用小故事反映時代變遷,也把新時代億萬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記錄其中。
用百姓生活變遷展時代印記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百廢待興,物質生活相對匱乏,各種票證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甘肅人民出版社編輯袁尚說,基于特殊的時代背景和人們對票證的獨特記憶,叢書選編了《從前,購物證那些事兒》《那段歲月,那份愛》。這兩本書圍繞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百姓生活經歷,帶讀者回望物質匱乏的年代,也從中感受那個時代人們強烈的家國情懷。
20世紀80年代,中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新時期文學客觀真實地記錄了這一時期人的精神世界的發展與變遷,“青春”成為重要的時代符號。“圍繞老百姓生活的巨大變化,《春暖花開的日子》選編了著名作家蘇童、阿來、巴金、賈平凹等回憶描寫80年代的散文,讓人們重溫那個‘春暖花開的日子’。”承擔叢書編輯任務的甘肅人民出版社編輯肖林霞說,文章的思想性與藝術性很高,有很強的可讀性。
“透過這套叢書可以回顧共和國的發展歷程,了解不同的時代歷史,更提醒我們要珍惜當下,堅信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叢書所傳達的正能量和時代脈搏,在讀者中贏得了廣泛好評。”李樹軍說。
圍繞時代符號講好中國故事
“‘讀者叢書·國家記憶讀本’根據時代特征與社會熱點選擇適合的文章,注重內容的文學性、故事性、可讀性,力求讓讀者感覺清新、溫暖、時代感強、有情懷、有力量;在出版前裝幀設計時,征求讀者意見,注重設計細節,讓讀者有更好的閱讀體驗。”李樹軍說,主題圖書不僅要有好內容、好書名,還得有好的表達方式。
20世紀90年代,中國大地發生了許多彪炳史冊的大事,北京亞運會、大京九貫通、港澳回歸祖國……“《大時代下的生活敘事》用一篇篇美文拼接出那個年代的國家記憶,勾勒出國家逐漸擺脫貧困的社會剪影,并試圖尋找中華民族靈魂深處對困苦的堅韌抗爭和對美好生活不懈追尋的精神內核。”甘肅人民出版社編輯馬強說。
進入新世紀,我國社會發展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因此需要對過去的社會政策體系進行重新審視。《生活從這里出發》就側重于突出農業稅全面取消、教育改革、醫療改革等一系列惠民政策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巨變。
新時代是一個奮斗的時代。甘肅人民出版社編輯張菁說,《飛翔,是我的姿態》緊緊圍繞群眾的奮斗故事,突出表現“幸福是奮斗出來的”的這一新時代的主要特征,從不同層面展現了人們在奮斗中的美好生活。
時間:2019-05-14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作者:記者 田野 編輯:劉卓文
作者:記者 田野 編輯:劉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