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知名攝影記者走進蓮花鄉村國際未來社區
行攝未來社區,尋訪紅色印記!
3月27日,全省50多家媒體單位80多位新聞攝影記者走進衢江區蓮花鄉村國際未來社區,行攝鄉村版未來社區樣板地,尋訪紅色印記,看美好“窗口”。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我省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啟動之年。以建黨百年重大主題報道為契機,為不斷提高浙江融媒體報道質量貢獻應有的力量,為“浙江之窗”展現“中國之治”貢獻媒體人應盡的努力和智慧,省記協舉辦“尋紅色印記·看美好‘窗口’”融媒作品征集暨全省融媒體易地蹲點采訪活動。3月27日活動衢州片區的采風活動啟動。
上午,帶著長槍短炮、無人機的記者們第一站來到蓮花鄉村國際未來社區。蓮花鄉村國際未來社區創建范圍約16.8平方公里,該社區堅持“人本化、田園化、科技化、融合化”四大導向,依托物聯網、人工智能、5G場景應用,融合古村、農耕、文創、康養、研學等元素,提升產業品質,完善居民服務體系,著力推動美麗鄉村向美麗社區質變,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蛻變。
“這里既是濕地又是社區,把人和景完美結合在一起,非常靈動。”溫州日報圖片總監趙用感慨道。
“‘生產、生活、生態’三生都已經融合,整體社區環境創造優良,這個未來社區是鄉村發展的一個方向。”在和記者們聊起今天所看到的未來社區時,湖州市新聞傳媒中心新視覺部主任吳建勛說,這里自然融入了智慧廁所、未來盒子等許多數字化的鄉村治理理念,還有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遺產,如糖畫、剪紙、桂花餅以及婺劇等元素也都在這體現出來了,“非常符合鄉村的未來發展方向。”
在第二站盒馬龍海生態園,記者們聚焦的是智慧農業。該生態園借助新科技對農產品結構進行調整,培育出的土豆、草莓、彩椒、番茄、葡萄,不僅風味獨特,還具有豐富的營養。人們無需遠足,就可以在特色的大棚里品嘗到四季的水果蔬菜。“這里的一切都讓我感到新鮮。看到這里的水果蔬菜通過村播走向全國、世界,感覺現在的農村真是變化太大了。”紹興日報視覺中心主任袁云說,很高興這趟蓮花之旅沒有白來。
最后一站是蓮花鎮北面的古村落澗峰村。這里有百年的古樹,還有留存至今的擁有百余年歷史的古宅。記者們走在巷間小路,一邊感受著小溪里流淌著的清澈溪水,聽著巷子里的叫賣聲,享受著古村落的生活氣息,一邊用相機定格最美的瞬間。
盡管行程匆匆,但透過蓮花鄉村國際未來社區所展現出的衢州之美,將隨著記者們的照片與視頻傳播開來。
版權聲明 凡注有衢州日報、衢州晚報、掌上衢州或衢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衢州日報報業傳媒集團獨家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衢報傳媒集團”。
作者:衢報傳媒集團見習記者 方潔瑤 記者 劉蕓/文 王翀 余曉展/攝 編輯:劉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