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紅色印記看美好窗口 溫州市新媒體記者赴寧波蹲點采訪
4月7日至9日,由溫州市記協組織的溫州市新媒體記者采訪團一行16人,到寧波市開展為期3天的“尋紅色印記·看美好‘窗口’”易地蹲點采訪活動。
為隆重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深入貫徹全省、全市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充分展示我黨百年光輝歷史和偉大成就,講好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故事,充分展現浙江努力打造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的創新探索和實踐范例,省記協決定主辦“尋紅色印記·看美好‘窗口’”融媒體作品征集暨全省融媒體易地蹲點采訪活動。溫州市記協和寧波市記協自行結對,互派新媒體記者開展易地蹲點采訪活動。
春風和煦,春雨綿綿。4月8日上午,分別來自溫州日報報業集團、溫州廣電傳媒集團和縣級融媒體中心的采訪團一行,首先來到了位于寧波市北侖區霞浦街道霞南村——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我黨早期杰出的職業革命家張人亞故居和張人亞黨章學堂.這是一座建于30年代的民國建筑,總占地面積4600㎡,室內面積3100㎡,包括可容納400人的使命客廳,60人的初心學苑、人亞廣場、宣誓廣場、五個展廳以及樵齋書房,全面展示張人亞的革命歷程、保存的珍貴文獻、中共黨章和黨紀的沿革,激勵黨員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
隨后,采訪團一行來到了余姚四明山革命老區梁弄橫坎頭村。2003年1月底,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在余姚四明山革命老區考察調研中指出,一定要從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快革命老區開發建設的重要意義,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把加快老區開發建設工作抓緊抓實抓好。十多年來,橫坎頭村通過盤活現有資源,提高自身造血功能,不斷摸索適合革命老區人民的發展路徑。橫坎頭村先后被評為“全國文明村”、 浙江省全面小康示范村、革命老區新時期村級治理現代化樣本。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給橫坎頭村全體黨員回信,勉勵他們傳承好紅色基因,發揮好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同鄉親們一道,再接再厲、苦干實干,努力建設富裕、文明、宜居的美麗鄉村。回信又一次激勵橫坎頭村黨員干部砥礪奮進,不斷前行。村黨支部副書記邱民波介紹,2020年,橫坎頭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萬元,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能力增強,可支配收入超1000萬元。他們將繼續按照“紅色引領、綠色發展”的總要求,努力把橫坎頭建設成為富裕、文明、宜居的美麗鄉村。
此外,采訪團分別對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浙東銀行舊址、新浙東報舊址等作了采訪。一張張珍貴的老舊圖片,一段段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真實再現了那段戰火紛飛的革命歲月和先烈們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新媒體記者們一邊仔細聆聽,一邊用鏡頭記錄下這難忘的紅色記憶。
4月9日,采訪團一行還分赴寧波(前洋)直播中心、“天一閣”藏書樓等地參觀采訪,并深入企業商店、街頭巷尾、古村民居。詳細了解改革開放給寧波帶來的巨大變化和取得的輝煌成就。
【相關稿件】
作者:溫州市記協供稿(文字:周潮忠 攝影:常鋒) 編輯:劉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