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新時代的紅色故事可看可聽可感
夜班編輯廣西行活動優秀記者手記之六:讓新時代的紅色故事可看可聽可感
浙江日報社 汪旻
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寄語“八桂大地”:在推動邊疆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新作為,在推動綠色發展上邁出新步伐,在鞏固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邊疆安寧上彰顯新擔當,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
兩年后的今天,在中國記協組織下,我有幸來到廣西桂林,以親歷方式開啟一趟紅色之旅。從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到全州縣才灣鎮毛竹山村……沿著總書記的足跡,身為新聞工作者的我用自己的腳頭和筆頭,感受著這里的“紅色變化”,探尋著這里的“紅色密碼”。
紅色之旅,首先與“紅軍”有關。
習近平總書記曾高度評價湘江戰役:“湘江戰役是紅軍長征的壯烈一戰,是決定中國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歷史事件!1934年底,為確保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主力渡過湘江,粉碎敵人圍殲紅軍于湘江以東的企圖,幾萬名紅軍將士血染湘江兩岸。之后,便有了“3年不喝湘江水,10年不吃湘江魚”的流傳。
新時代,如何以新方式講好紅色故事,讓更多年輕人記住那段紅色歷史?對新聞工作者來說,需要借助更多的新傳播手段,將發生在這里的紅色故事呈現于更廣闊的舞臺,讓更多人了解,這是新聞工作者的職責,也是學習宣傳黨的創新理論的載體。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紅軍將士視死如歸、向死而生、一往無前、敢于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壓倒的崇高精神,永遠值得我們銘記和發揚。”
紅色之旅,還與“紅火”有關。
在全州縣才灣鎮毛竹山村,我們見到了村民王德利,他的幸福溢于言表。這位“80后”村民清晰記得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他家聊家常時說的每一句話:“像總書記說的,好日子都是奮斗出來的!有黨和國家的政策,有總書記的關懷,即使不去大城市打拼,我也能把日子過得更有甜頭、更有奔頭!
毛竹山村經歷了“丑小鴨變天鵝”的蛻變。十多年前,村里還流傳著這樣的民謠:“毛竹山,泥瓦房,生活苦,南瓜湯,有女不嫁毛竹山!币驗橼s上了好時代、好政策,近年來該村積極發展葡萄種植業,有力促進了農民增收。
“希望你們依靠勤勞智慧把日子過得更有甜頭、更有奔頭。要注重學習科學技術,用知識托起鄉村振興!泵裆酱宓拇迕駛儼芽倳浀膰谕欣卫斡浽诹诵睦铩4迕駛儧]有止步于當下,不斷改良、培育優質葡萄品種,還辦起了鄉村游、采摘游等,靠著自己的勤勞和智慧讓好日子步步升級。
作者:浙江日報社 汪旻 編輯:劉卓文